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记者 刘颂 文/图
11月4日,记者再次来到桃源县理公港镇杨公桥村黎家坪组,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崭新的桥梁横跨在兰溪河上,村民们说:这是党和政府为我们搭建的“连心桥”。
11月4日,从镇上赶集回来的村民通过黎家坪桥走进村子。
时间回到2015年11月25日,记者来此采访。村干部张国安介绍,杨公桥村有一个“孤岛”——黎家坪组。20多年前的一场重大车祸,造成该组25名男劳力死亡,从此落下贫困“病根”。该村三面环水一面朝山,兰溪河上一个小水坝成为村民唯一的通道,孩子上学时只能在河的浅水区涉水通过。一旦涨水,全组30多户村民便“与世隔绝”。
2015年11月25日,村民只能在冰冷的河中将孩子一个个背回家。
当时,记者在兰溪河边看到家长们早早就在河对岸等待放学的孩子。初冬时节,河水很冷,家长们脱下鞋袜背孩子过河。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几年前,有位父亲正背着孩子过河,河水突然暴涨,一不小心将小孩冲了下去,这位父亲沿着河岸追了400多米才将孩子救了起来。多年以来,由于河道阻隔,安全问题频发,村里年轻劳动力都不敢外出打工,担心家里孩子的生命安全。
2016年,在扶贫工作队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一座投资近200万元、长40米、宽6米的黎家坪桥终于建成。
11月4日,航拍杨公桥村黎家坪组。
因为桥梁的修建,村级公路直接通到了村民家门口。村里这些年还陆续修建了养猪场,发展蜜蜂养殖业,还有一座矿泉水厂正在建设,养羊大户可以将羊迁出“孤岛”进行散养。“村民可以放心出去务工了,如今全组已有十多台小轿车。”
扶贫工作队队长熊柏隆告诉记者,通过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分类精准帮扶,全村3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171名贫困人口全部按期脱贫、稳定脱贫。
11月4日,孩子们放学回家,在黎家坪桥上欢快地奔跑。
在市委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指导下,该村合作社充分利用本地优良的生态蜜源,重点发展蜜蜂养殖,积极培育集体经济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桥梁修好后,村里的养羊大户逐渐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