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社会

【新春走基层】 一颗翡翠白菜的“远嫁”
时间:2022-01-29来源:尚一网作者:魏仙耘 郑彦 刘颂编辑:范颢桓

(航拍/拍摄/剪辑:刘颂)

    尚一网记者 魏仙耘 郑彦 刘颂

    隆冬时节,我们来到有着“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县”之称的汉寿,在围堤湖蔬菜基地一家冷链物流中心,撞见了这里一派忙碌而有序的场景。

    三辆农用小货车,停靠在卸货台边,一颗颗大白菜正被工人卸下,剔除外叶,在工作台上打包。它们一个个体态丰腴、色泽饱满,叶子像翡翠一般又绿又亮。

    “一早上从围堤湖采的,新鲜得狠!”见有记者拍照,搬运工刘景发热情地介绍。一旁的包装工邓振娥,则站在工作台前,迅速又麻利地给一颗大白菜裹上蜡光纸。“别小瞧这道工序,这层纸看起来薄,但是不容易坏,还有保湿保温的作用。”说话间,她手上的动作并未停下,把包裹好的白菜塞进电子台秤上的牛皮纸盒。当重量达到20斤时,另一位工友将纸盒搬上打包机封口,然后装上拖车,移入冷库,等候发车。一个星期后,它们远渡重洋,抵达马来西亚。

    汉寿县汉美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正初刚从外面回来,这批白菜就是从合作社的地里采摘来的。“这种大白菜是黄心,口感比白叶子的好,很受市场欢迎。”汉美是汉寿县最大的蔬菜专业合作社,方正初粗略算了算,合作社光是出口蔬菜打包用的蜡光纸,一年下来成本都要5万元。

    出口境外的蔬菜必须达到严格的检测标准,这便对产地的环境技术条件提出相应要求。究竟怎样的水土,养出了这样好看好吃的翡翠白菜呢?

    尾随一辆农用货车,通过一块高大的“绿色蔬菜基地”宣传牌后,5万亩的围堤湖蔬菜基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里是全省面积最大的专业蔬菜基地。

    之所以叫围堤湖,源于其由大堤围建而成。历史上,围堤湖的百姓屡受洪涝之苦。上世纪90年代,围堤湖就曾发生两次溃堤泄洪。后来当地居民迁出,在更适宜的地方安居。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的围堤湖,成了人们种植蔬菜的沃土。

    广阔的种植园里,还未采收的蔬菜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地毯,地里分布的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凸显着现代气息。冷风从远处吹来,透着寒意,然而来来往往的农用车辆,以及菜园里忙碌的工人,让这里一点也不冷清。

    袁定移和张尚敏夫妇正和十来名工友在菜园里给大白菜打包。他们带着手套,独立操作,把采摘好的一颗颗大白菜塞进透明大塑料袋,塞得满满当当再捆扎好。接着,其他工友用扁担将一捆捆大白菜挑上货车。

    “一开始是6分钱一斤,现在腊月里涨到8分钱一斤。”袁定移告诉记者,他在围堤湖蔬菜基地务工已经20年了。

    “多劳多得呗。”张尚敏说,“一天在地里干十来个小时,我们两个加起来六七百元的样子。”“你莫港假话啊,又不会收你的税!哈哈哈……”一旁的工友打趣地插上一句。

    说话间,有人把午餐送来了。8个菜里4个炖钵,再加两瓶白酒。工友们三三两两围过来,或蹲或站吃起来。他们每人每天凑15块钱,中午吃顿好伙食,下午乘酒足饭饱后的暖意接着干。

    粟显进是这个务工团队的组织者,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他都会组织二十人左右的队伍在围堤湖蔬菜基地收菜,“平常在外面做事,入冬了就回来收菜,一年有几个月时间在家里,既照顾了老老小小,过年时也不用来回跑。”

    汉美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的土地加上订单式农户的土地有4000亩,一年的劳务支出接近300万元。种和收的高峰期,前来务工者上千人。汉寿县蔬菜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围堤湖基地,60%的土地都流转给了种植大户,其余的农户基本上都是订单式生产,由合作社统一收购,“规模化的生产便于机械化作业和季节性用工,再一个,有很好的销售网络。”

    正当记者拍摄工友们打包大白菜的情形时,方正初接到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经销商的电话。“方总,白菜、花菜价格有抬头趋势、有抬头趋势……”听到这消息,方正初脸上浮起笑意,对电话那头回道:“没问题,我这里随时可以装车发货。”

    “方老板的生意又来哒,我们也跟斗多搞几单!”粟显进笑呵呵地朝方正初喊了一句。

    的确,汉寿蔬菜卖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远,不仅是方正初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规划,也是粟显进这类传统农民的期望。

    汉寿县规模化种植蔬菜已有30多年历史。现在,该县常年蔬菜播种面积45万亩,蔬菜总产量160多万吨,综合产值20亿元左右,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注册有128家蔬菜专业合作社(企业),以专业合作社和大户为依托,流转土地规模8万多亩;培育了出口蔬菜企业5家,备案申领了10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蔬菜基地;年出口蔬菜4.5万吨,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阿联酋、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时,一架航拍机在不远处起飞。原来是有人正在“蔬菜公园”里拍摄宣传片。

    2017年,汉寿县委、县政府在围堤湖蔬菜基地核心区域,建起了集科研检测、合作生产、加工展示、研学观光于一体的“蔬菜公园”一期,还成立了院士科研基地。这为汉寿蔬菜装上了科技引擎,也为全省乃至全国蔬菜生产企业及农批市场提供了合作交流平台。

    “洞庭湖畔的美丽汉寿,已经成功举办五届蔬菜节……”一位带着草帽的女士正对着镜头作介绍。她的身后,是“蔬菜公园”气派的产品展示大楼。

    聚合西洞庭,做农业升级的排头兵——这是汉寿县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十四五”发展要重点把握的要求之一,更是汉寿人正在做和要做好的大事。

    那一颗颗漂洋过海“远嫁”东南亚的小小白菜,折射着汉寿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也承载着几代农民的美好生活。

版权声明:尚一网是常德日报传媒集团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尚一网、《常德日报》、《常德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尚一网”和作者姓名;常德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尚一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聚焦
常德
湖南
社会
娱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6-2011 CDYEE.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尚一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柳叶路常德日报传媒集团 邮编:415000 邮箱: cdyee@vip.163.com
湘ICP备11010971号-1 互联网备案单位编号:43070000010009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证号:43120008001 许可证
   网络监督:柳叶湖公安局治安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