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网讯(记者 吴紫欣)“我屋里人是不是快到了?我等着哈。”2月20日,操着外地口音的周先生坐在常德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救助大厅,时不时朝门口张望。他因外出打工被骗临时落脚我市,其家人在救助中心的联络下,即将抵达常德。像周先生这样来救助中心接受救助的人,5年来呈现逐年递减趋势,2017年站内救助6858人次,到了2021年降至1720人次。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德这5年的救助人数逐年下降,意味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工作人员陈林介绍,这归功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各项配套政策的实施,背井离乡的低收入群体、流浪人员和“职业乞讨人”等都陆续得到了安置和保障。在此基础上,我市加大整治力度,从重从快打击拐骗、组织、胁迫、诱骗和利用未成年人、残疾人乞讨牟利等行为,形成了“发现、报告、救助、救治、安置”服务链,流浪儿童数量也在逐年减少。如今,救助中心实现了流浪人员专送返乡、托养安置、接送站等服务,通过与公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提高了寻亲效率和精准度,去年以来,救助中心共帮助79名身份不详流浪人员找到亲人。
此外,我市还建立了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将各区县(市、管理区)内精神障碍患者、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等易流浪走失群体纳入信息库,通过定期回访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加强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