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社会

拢坨“港白话” 止间书店里开了一场“常德方言与地方文化对谈会”
时间:2022-03-02来源:尚一网作者:韩冬 李龙编辑:丁宁

    尚一网讯(记者 韩冬/文 李龙/图)

    2月27日下午3时,老西门止间书店二楼阳光房里,20余人围坐,“常德方言与地方文化”的话题有些严肃,谈话的氛围却很轻松,一群人全程用常德话“港白话”。

    2月27日,老西门止间书店,常德方言对谈会现场。

    讲述:一位土生土长常德妹子的语言研究

    袁璐瑶是本次活动的发起者和主持人。正在悉尼大学攻读跨文化应用语言学硕士的她是土生土长的常德人,除了外出上大学的几年,在常德已经生活了21年。她翻译阅读国外的一份关于语言使用者的7种类型文献,自己对号入座为常德话的“半使用者”,相较于最佳的“流利使用者”,排在第二位的“半使用者”有良好的被动输入技能(听),但主动输出技能不定(说)。

    “我的常德话有些音不那么正宗,希望大家在这里能够像朋友一样的平等开放地港白话、扯懒谈……”袁璐瑶的开场白很坦诚,她轻轻敲击身前小茶几上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出现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对谈会要全程使用常德话?

    “因为这是在常德当地举办的、以方言为主题的对谈会,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想让大家有一个意识,常德话不仅可以作为日常交流的‘土话’,还可以在公共场所用来讨论严肃的问题。”袁璐瑶说,她从《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文章得到启发,文中介绍了上海的一位学者和同伴尝试用沪语举办了12场非语言学科的学术讲座,想打破公众对于方言和普通话使用场所的限定,但在某一场讲座上,被听众要求换做普通话交流。“我们这里不得,港常德话蛮舒服!”一位书友用纯正的常德话给予回应。此话一出,现场一片认同,交流兴致更浓。

    袁璐瑶就“语言+方言”双语现象的出现与竞争、语言的转用进行了阐述,她说,关于语言的定义和划分,其实语言学界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划分标准,语言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体。比如从常德市武陵区出发,坐火车一路向北,到湖北宜昌再到襄阳,会发现,听到的方言越来越难懂,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目前全世界已知的语言有六七千种,最近大多数消失的语言是由于语言转用导致的,语言的灭绝速度已经超过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在本世纪之内语言会消失50%至90%。而在国内,大家逐渐形成的公众意识是“普通话=正式,方言=不正式”,这点在她此前所做的问卷调查得到印证,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普通话实用的占92%,而认为常德话实用的人少了1/5。

    

悉尼大学语言学硕士(在读)袁璐瑶做常德方言研究分享。

    互动:一群常德人用“德语”闪经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位女士用桃源话朗诵《咏鹅》,桃源“高腔”听起来像唱歌。“你到‘何里’(哪里)克?我不到‘河里’克!”汉寿人与邻县人对话,也闹过不少笑话。现场,袁璐瑶用常德话念出一段话剧《恋爱的犀牛》中的台词,大家欢快之余,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她的“墨”字念得不正宗。

    5岁的朵儿和妈妈清唱了一段最近上了央视的常德童谣歌曲《马马嘟嘟骑》,她的父亲是福建人,母亲是常德人,这首童谣算是她的方言启蒙。

    “有一种亲人叫‘嘎嘎’(外婆),有一种状态叫‘嘎事’(开始),有一种餐具叫‘挑挑’(勺子),有一种温度叫‘握人’(很烫),有一种感觉叫杀瘾(好玩),很多地地道道的常德话慢慢少有人说,后人也就不晓得意思哒……”

    “去了柳叶湖边上的语言广场,才晓得常德话的‘灵醒’是这两个字,好多常德话不能准确写出对应的文字,而同样是方言的粤语,它有对应的书写……”

    “全国推广普通话后,不光是校园,如今在家,很多老年人都开始用‘塑料普通话’和孩子对话,一批10后常德娃,已经不会港常德话哒……”

    “天津有相声,东北有二人转,体现了文化自信,要唤起常德人的文化自信……”

    “土家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他们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我有两个邻居是土家族,曾聊到‘毕兹卡’,他们不知所云,不少语言在眼皮子底下消失……”

    ……

    

为帮助袁璐瑶做研究,止间书店张贴了问卷调查海报。

    共识:方言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从事语言教学工作,曾对常德方言做过专题研究的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易亚新受邀来到对谈会现场。听到大家对方言的讨论,她深有感触地道出: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反映,很多方言的语汇具有不可替代的表现力。

    退休后在北京带孙辈的她有一次无意中说出“花生哑哒”(受潮),孙辈没有听懂石门方言“哑哒”的意思,一番解释后,家人们觉得“哑哒”一词把咀嚼的声音都包含进去了,比“受潮”更加形象、贴切,这词儿越琢磨越带劲。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方便不同地域的人们展开交流,是国家战略,写入了《宪法》,很多人认为说普通话更文雅。随后,在讨论推广普通话的利与弊时,易亚新说“方言是宝贵的财富,抢救方言十分紧迫。”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护好常德方言也是保护了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方言所代表的是历史的传承和沉淀。

    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易亚新(中)分享自己的观点。

    如何保护传承?“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述说,创新载体!”一位年轻书友插嘴道,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曾让公众进一步了解故宫博物院,让不少年轻人开始对文物修复心驰神往,还带火故宫文创。语言的传承也可以与时俱进,保留常德方言,除了“常德丝弦”的演绎,方言脱口秀、方言剧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对谈会后,记者抛出两个问题。

    为什么要做常德方言研究?

    袁璐瑶说,这个研究最直接的是解答我的困惑——为什么现在的小朋友越来越多的说普通话而不说常德话了?常德话处于怎样的生存状态?

    为什么会有这场对谈会?

    用止间书店主理人花姐姐的话说,这是作为一个人文书店应该担起的责任。起初袁璐瑶是想用书店微信公众号来做问卷调查,了解到这个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一批本土文化工作者、语言学教授、媒体人士在此集结。

    袁璐瑶还在朋友圈写了一段话,“没想到,大家能够一起对话,轻快又隆重地表达出对我们共同的语言的浓烈情感。”

    会后合影。

版权声明:尚一网是常德日报传媒集团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尚一网、《常德日报》、《常德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尚一网”和作者姓名;常德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尚一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聚焦
常德
湖南
社会
娱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6-2011 CDYEE.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尚一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柳叶路常德日报传媒集团 邮编:415000 邮箱: cdyee@vip.163.com
湘ICP备11010971号-1 互联网备案单位编号:43070000010009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证号:43120008001 许可证
   网络监督:柳叶湖公安局治安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