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网记者 杨晟 通讯员 刘明宇 文/图
阳春三月,万象“耕”新。
记者走进澧县码头铺镇、火连坡镇、复兴镇等地,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一批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正在有序开“耕”,为山村的春耕生产增添活力。
小白杨带来“绿色经济”
乘着好春光,在澧县码头铺镇回龙峪村,数十名农户遍布山头,挥动锄头,栽种小白杨。栽好的杨树苗,像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少年笔挺地站在那里,守护着一方山水。
栽树现场。
今年以来,码头铺镇回龙峪村大力发展小白杨种植产业,计划共开垦荒地400余亩,栽种小白杨树3万余株。目前,项目已经全面实施,预计本月底全部栽种完成。小白杨8年成树,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这批白杨树预计带来800万元收益。
回龙峪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第一书记孟令华介绍,回龙峪村是典型的丘陵山区,有不少山无人照料,杂草丛生。为此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在湖北潜江考察小白杨产业,并对接当地大户,签下流转合同。“发展白杨树产业,不仅能够让荒山不荒,还能给老百姓带来流转和务工的收入,以后大家还能跟着一起种。”孟令华介绍道。
红薯开启振兴“快车道”
“大家注意,一定要按照要求把地膜覆盖好。地膜要四边压实,膜上记得打孔,确保土壤温度达到,防止杂草生长。”3月2日,在澧县火连坡镇古城岗村,技术员为农户演示着红薯种植要点。
红薯基地。
火连坡镇古城岗村从2018年开始发展红薯种植产业,现在全村红薯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00亩。一年可以收获红薯400余万斤,带来的收益超过150万元。
“我们古城岗村地处山丘地区,砂质壤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非常适宜红薯的栽种。”古城岗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皮业银说。工作队、村支两委和湖南城头山红薯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与农户签下长期的合作协议,由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保底收购等服务,保障种卖两不愁。“现在我们村有400余户农户种植红薯,平均每户每年通过红薯产业获得的收益超过3700元。”
“橘豆配”产出“两重金”
上有柑橘黄澄澄,下有豆苗青嫩嫩。在澧县复兴镇双龙村,柑橘黄豆套栽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二月刚过,双龙村的橘豆套栽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豆苗喜阴,将它和柑橘树套栽不仅有利于它的生长,其根系产生的大豆根瘤菌还能固氮,改善柑橘园的土壤环境。复兴镇双龙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周泽香介绍。今年,该村共有215亩橘园计划套栽黄豆,预计能收获8.7万斤,带来的收益超过24万元。
复兴镇双龙村从2018年开始柑橘黄豆的套栽,今年已是第5个年头。在当地驻村工作队及村委会的指导和号召下,双龙村已经有超过200户农户参与进来,套栽产业在当地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农户的收入有了稳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