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网记者 邰雅麟 通讯员 张维政 张智宾
3月2日,春光正好,油菜花在田间笑,拖拉机在路上跑,鼎城区韩公渡镇立新村又一个农忙季即将到来。
农机维保站挂牌仪式开始前,鼎城区农机事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戴开平再一次叮嘱刘开珍:“你是立新村远近闻名的农机多面手,还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把农机维保站交给你来搞,要做得让农民朋友满意!”
刘开珍连连点头应好,此事他筹划已久。近年来农机维修主要是农机生产企业依托农机经销商开展服务,维修点大多在市区,想修理或保养一次农机,不管是带着机具找师傅,还是等人上门做服务,对于农民来说都是大成本。“尤其是农忙时,农机坏在田间,维修员好不容易来了,又发现带的替换零部件用不上,还得回去拿……”鼎城区是农业大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2.6万台(套),农机专业合作社106家,水稻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8.42%,建设村级农机维修网点刻不容缓。
在响应“稳粮保供、提质护农”的号召下,鼎城区农机事务中心迅速拟就一份《2022年鼎城农机建设方案》。方案主要内容是选址立新村,建立承担作业前后保养、作业中抢修、“三包”售后、新机具展示等功能的综合农机服务点。
刘开珍得令而动,在自己原来经营的立新村9组维修点上重新规划,建设维修车间两间、配件仓库一个,并与多个农机品牌经销商签订协议,保证有专业“三包”维修员常驻和原厂家零部件直供。“这样一来,我这里相当于经销商在村里的办事点,至少能帮助乡亲或维修员节约花在路上的时间和金钱。”
做到省钱省时的前提是制定好经营服务规范。市农机事务中心主任肖轻云询问:“维修人员配置如何?能帮到多少农户维保农机?”“我们现在有8名维修人员,其中6名是专业‘三包’维修员,起到帮带作用。站点建成后,业务辐射周边十多个乡镇、耕地面积40多万亩、各类农田作业机具5500多台(套)。仓库储备的齿轮、旋刀等大小零部件充足,能做到随到随修。农忙时,机具田间作业出现故障的2小时内,我们可以派人到现场抢修。农闲时,农机维保站还能给机具提供保养、维修、安全检查等技术服务,并定期对机手开展操作技术培训。”刘开珍指着墙上公示的《农业机械产品定额工时》说,“按维保部位计算工时。”
2021年下半年,市农机事务中心提出农机维修保养体系建设这一课题。目前,常德部分区县(市)已相继建立各具特色的农机维保站,有的与大型农机企业合作,承包该企业在当地的农机维修保养业务;有的采取县-乡两级合作经营模式,在乡镇设立维保分店、加盟店……这些实验探索有效缓解了农机维修难的问题,延长了农机使用寿命,保障了农业生产,又拓宽了农机产业链,带活了乡村经济。如今,立新村也将成为鼎城区的第一个“样板”,为后续在谢家铺镇试点探路。
“注意做好台账登记,老百姓的反馈是我们进行测评验收的依据。”肖轻云表示,今年起,市县农机部门将着力引导农机维修保养服务主体与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农机合作社合作,探索建立主体多元化、合作多元化、服务多元化的区域性维修保养服务中心。
下午3时,挂牌仪式正式开始。随着“鼎城区农机维保站”牌子上覆盖的红绸摘落,刘开珍脸上笑意更甚,身上的干劲也似乎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