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网讯(记者 李张念)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一家人相亲相爱、相互扶持,就是最大的幸福。”这是武陵区府坪街道体育东路社区党委书记符美荣对幸福的理解。
符美荣拥有一个和睦温馨的四口之家,丈夫郭祥是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的职工,两个儿子分别在上中学和小学。今年,符美荣家庭被评为“常德市文明家庭”。
面对这份荣誉,符美荣表示,他们家跟大多数家庭一样,每天紧张地学习、工作、生活,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可言,但正是在这份平凡中,让他们看见了最触手可及的幸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凝聚起社会强大正能量的一份子。
相互支持,尽职坚守岗位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符美荣的日常工作琐碎而繁杂,但她始终任劳任怨、扎实细致。在平凡的岗位上,她甘做一颗“螺丝钉”,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符美荣(左一)社区工作照。(图片由符美荣提供)
今年春节期间,符美荣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一道组成义务巡逻队,白天在各辖区小区宣传疫情防控、禁放烟花爆竹政策,夜间派足力量加强巡查,营造平安和谐的社区环境。农历正月初三之前,巡逻队已经摸排、整改水、电、气以及烟花爆竹安全隐患31起,走访困难群众、独居老人23人。社区的低保对象张岳英,其儿女都在深圳就地过年。老人家独自一人在家,水管又出了问题。幸好社区义务巡逻队上门处理及时,帮助老人过上了平安年。
符美荣的丈夫郭祥,一直在常德卷烟厂生产车间从事管理工作。虽然平时工作任务重,经常需要“三班倒”,但他吃苦耐劳、忠于职守,多次被评为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不管工作多么辛苦,他都不会把情绪带到家里,而是以积极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当好孩子们的榜样。
“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遇见问题都有商有量,有压力都互相倾诉排解,永远是彼此最坚实的后盾。”符美荣说,正是两人相互支持、共同进步,才携手撑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小家庭。
以德育人,重视子女教育
符美荣家里有两个男孩,大儿子郭宸瑞14岁,小儿子符家玮8岁,都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每当朋友问起“你们家男娃多,会不会经常闹腾得人仰马翻、惊天动地啊?”符美荣总是骄傲地回答:“还好,我们家的状态和谐着呢!”
这份自信源自于符美荣夫妇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夫妇俩非常注重孩子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兄弟俩的成长过程中,符美荣一直教导哥哥要爱护弟弟,告诉弟弟要尊敬哥哥。前不久,弟弟家玮在读《三字经》时,问起了文中“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等句子,符美荣就给他讲起了“孔融让梨”的经典故事,从小培养孩子尊老爱幼的习惯,让传统美德融入生活。
日积月累下来,符美荣的教育成效很明显。每次带弟弟出去,给他买好吃的,他一定会要求买两个,带一个回去给哥哥;弟弟看中的玩具,一定会主动和哥哥分享;哥哥放学回家,也总是会从书包里掏出一块弟弟爱吃的小饼干或小糖果……小哥俩的感情总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夫妻二人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用良好的家教、淳朴的家风教育着孩子。多年来,他们保持着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让勤俭节约的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
热爱学习,做知识型家庭
在这个家里,摆满了很多书籍、报刊和杂志。“读书是最好的家风。”符美荣说,读书不仅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乐趣,也让一家人在学习中共同成长与进步,日子越过越精彩。
在符美荣的陪伴下,两个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听故事、看读本、爱阅读的好习惯。大儿子郭宸瑞在学校学习认真,兴趣广泛,是老师的好帮手,也是同学们的好伙伴,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平日里符美荣和丈夫也很注重自我提升,经常打开“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APP,积累时政、历史、文化、科学等知识。去年,一家人都踊跃报名参加常德市妇联举办的“我心向党 亲子同行”党史知识家庭竞赛。
参赛过程中,丰富了孩子的党史知识;通过听红歌、讲故事,增加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通过抢题答题,将一家人的心紧紧系在一起。几轮过关斩将,大大地增强了家庭默契度和凝聚力。最终,符美荣家庭作为武陵区唯一一组进入决赛的家庭,获得了此次比赛的二等奖。
家庭的融洽氛围,孕育了这一家人善良宽厚的品性。在日常生活中,符美荣夫妇一直秉持“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相处之道。一家子以邻为善、与邻为伴,把邻居、同事、朋友当做自己的亲人。符美荣一家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提到这一家人,邻居、同事们都赞不绝口。
平凡中孕育着幸福,在无声中蕴藏着能量。符美荣说,他们一家人正是用生活中的小爱,诠释着文明的意义,构筑起了一个幸福文明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