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网记者 王浪 通讯员 莫艳妮
“上海加油”“共同守沪”,4月11日,常德援沪工作队的“90后”队员高东和黄亚如往常一样,在对方的防护服上写上相互鼓励的话语和各自单位,并在两人的名字中间画上一颗小爱心。
随后,两人分开,前往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长达12小时的忙碌……
这是两人在上海进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前的日常。
他们是一对准夫妻,原计划于10月举行婚礼。
4月3日,常德25名核酸检测人员结束支援怀化任务后,再次出征支援上海,高东和黄亚再度同行。
“我们的工作就是核酸检测,这是责任也是义务,最开始就是觉得两个人一起去可以相互照顾。”谈及支援初衷,27岁的高东这样说道。24岁,同是检验工作人员,高东的未婚妻黄亚在得知要前往一线支援核酸检测工作时,也第一时间报了名。
初到上海,适应并熟练使用新的检测仪器、建立新的工作流程、完善工作秩序等,成为横亘在常德援沪工作队队员面前的一大难题。
再难也要克服。高东、黄亚和常德援沪工作队队员一起,用更长的工作时间、更大的工作量积累,制定出了完善的新的工作流程,并分享给湖南第一批援沪的其他医疗队。“我们最长的工作时间是从4月4日晚上8点工作到4月5日中午12点,加上往返酒店的2个小时,总共有18个小时。”高东告诉记者,为了更加快速地制定出几近完美的工作流程,工作队员们只能不断地重复工作程序,在重复中发现不足再修改。
目前,高东和黄亚所在的常德援沪工作队和湖南第一批援沪的其他医疗队一起,独立接管上海凤凰实验室气膜2舱,分3组队伍,实行12小时轮岗作业,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工作强度高、时间长、工作量大等是高东连日来的感受。身着厚重的防护服,12小时紧张且高强度的工作,加之愈加严重的鼻炎使得他的工作难度更大。为了缓解鼻炎带来的不停流泪和打喷嚏、咳嗽,每次进实验室前,他必须服用过敏药。
“每一份结果都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我们不敢有丝毫大意。”高东告诉记者,一旦检测出阳性样本,就必须重新对其进行复核,将全部检测流程再“走”一遍,以确保其准确性。“我妈妈有次视频发现我黑眼圈好重,要我少玩点手机,我说这是上班上出来的。”
当初因“可以相互照顾”而出发支援的高东和黄亚两人,因身处不同工作岗位,且酒店也实行单独隔离居住,每日相聚时间并不多。仅进实验室前拥抱相互鼓励,互相检查对方防护服是否穿戴好,叮嘱注意安全,工作结束后击个掌、再结伴回酒店成为两人独有的相处模式。
“这次本来是打算我一个人来的。”采访中,高东表示,因担心黄亚的安全,本来是想自己一个人来,但遭到了黄亚的拒绝。在电话连线黄亚时,黄亚笑着说:“我肯定不会同意呀,一起去的怀化,这次来上海也肯定要一起,互相有个照应嘛。”
3年的相知相恋,高东和黄亚两人已在着手装修新房、筹备婚礼,打算在10月举行婚礼。但因出征支援核酸检测工作,婚礼的筹备工作停滞,婚礼也不得不往后延期。被问及是否后悔时,准夫妻二人均表示能参与一线抗疫,很荣幸也很自豪,不后悔。
“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早点回到常德,回到科室,让守家的同事不再那么忙碌,早点嗦到一碗常德牛肉粉。”采访的最后,高东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