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网讯(记者 蒋文辉 文/图)
守好一道“门”,护好一座城。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常德市以公路、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为重点防控卡点,精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对入境车辆、人员进行严格排查,切实织密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为守好常德“城市大门”毫不松懈。
德山高速出入口旅客下车后在做核酸检测。
“您好,车辆请靠边停好,请您配合查验……”5月26日10时,一辆常德牌照的小货车从常德南高速路口下高速,驶入常德南防疫健康服务点。车上人员主动告知来自上海,身穿防护服的医务工作者赶紧联系鼎城区疾控中心。10多分钟后,该中心派来的急救车引导小货车驶向隔离点。常德南防疫健康服务点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检查下高速的车辆和人员,守好“外防输入”的第一道关卡。
“我们这个防疫健康服务点是从今年正月初六启动的,主要由鼎城区斗姆湖街道牵头、协调,工作人员由街道、社区、交通、交警、卫健、公路、公安等多部门或单位人员组成,一般同时有20来人在服务点工作。”鼎城区斗姆湖街道卫健办主任宋大喜表示,常德南高速路出口的车流量较大,春节高峰期一天的车流量高达5000辆,平时也有千来台。
高速和国省道路防疫健康服务点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也是“外防输入”的关键环节,承担着重要的防控责任。相比火车站、机场等地实名购票的旅客,驾驶着私家车来常德的人员更难精准管控。设置在高速和国省道路入口的防疫健康服务点,我市目前共有40个,且都是24小时值守。
石门县夹山镇卫健办主任杨海霞,在安慈高速为过往车辆行人开展五查一服务。
石门县夹山镇卫健办主任杨海霞,每天都把石门县安慈高速出口的防疫健康服务点当成自己的家。2022年正月初六,石门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设立防疫健康服务点,从此,她坚持每天去安慈高速服务点督导工作、清点物资、送最新的表册资料,风雨无阻,让执勤人员全身心投入到“五查一服务”的服务当中。今年5月,有一次结束执勤,她回家已经是凌晨2点,但是接到电话说高速卡口有个司机是黄码,她又赶回了高速卡口紧急处理,一直忙碌到天亮。
在常德,像杨海霞这样以防疫健康服务点为家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白鹤镇综合执法中队中队长汪军,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自2022年2月5日起,汪军带领一批城管人风雨无阻地坚守在常德北(太阳山)高速公路健康服务点,24小时早、中、晚“三班倒”,开展疫情防控排查工作。常德北(太阳山)高速公路出口是外地车辆人员进入常德主城区的重要通道,汪军在值守过程中,逢车必查,逢人必验,严格查看货车、客车人员行程码、健康码、以及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只有确保每辆车的司乘人员健康码为“绿码”,且行程码不带星号才会发放通行证予以放行……
除了公路之外,火车站、汽车站、机场、水运码头等重点场所也是必须守牢的关卡。
在常德市火车站、汽车总站、桥南汽车站等地,旅客下车均会被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拦截”,需完成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卡等步骤才能进入通道。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行程卡信息,将旅客分流为市内旅客、省内低风险地区旅客、外省低风险地区旅客、外省中高风险地区(行程卡带星)旅客4类。其中,来自外省低风险地区的旅客,即使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站前仍需做一次免费落地核酸检测。
在桃花源机场,机场相关工作人员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力守护,严防疫情输入。抵常旅客严格落实查验,在机场内实行全域消毒,还聘请了第三方专业公司对航站楼消杀环境进行评估作业,有效截断病毒传播途径。按“外防输入、人物同防”的目标,机场将各外包单位、驻场单位及施工单位纳入机场疫情防控统一管理。全力守好常德城的“空中大门”。
“它们都是第一道关卡,容不得半点放松。”市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科科长史启寅介绍,做好“水陆空”全域化疫情防控非常重要。我市在高速公路和国省道路入口、水运码头均设立了防疫健康服务点,火车站、机场等全市交通站场成立了“防控专班”,另外在长沙黄花机场、长沙火车南站成立闭环转运专班。成立临时党支部,第一时间响应指令,确保始终抓牢入口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