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秋菊 通讯员 彭维强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城市对外展示和内在发展的迫切需要,交通运输行业是展现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近日,常德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龚霞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今年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再出发的冲锋号吹响后,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响应,周密部署,通过强化宣传、加强执法管理、提升行业文明服务等,全力共建文明、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努力让交通文明为城市文明“添彩”。
强化责任落实。为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市交通运输局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各条线负责人具体负责的创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做到上下联动、多方配合。定期召开创建工作协调联系会议,对于旅客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问题,认真调研分析,明确责任部门,确保不出问题、不出纰漏。对创建工作实行全程跟踪、全程督查,以查促干、以查促变,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立行立改。
强化创建宣传。充分用好行业宣传阵地,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声势,不断增强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创建意识,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在全系统上下形成浓烈的创建氛围。一是重点提升巡游出租车群体形象。市城区各出租车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逐一签署《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承诺书》,向出租车一线驾驶员发放了2000余份《致全体出租车驾驶员的倡议书》,利用监管平台语音持续播报工作提醒。组织创建专题培训班28场,培训驾驶员2000余人次,重点培训文明行车、文明服务、安全驾驶等方面内容,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服务质量。同时充分用好客运站场与客运车辆宣传平台,各交通运输站场电子显示屏加大文明创建视频播放频次,印制《道路客运行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议书》900余份,更换缺损破旧不规范公益广告30余块,新增公益广告20余块;在公交车、城际班线客车广告宣传位张贴文明宣传标语700余条,在出租车、网约车上张贴文明宣传标语、禁烟标识3000余张,发放《市民公约》2000余份。
强化行业监管。出租车是城市流动的“窗口”。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市直交通运输系统利用路面定点巡查与监控平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市城区出租车开展密集明察暗访,全系统出动巡查人员900余人次,逐台查验车容车貌、设施设备、标识标牌,对车容车貌、设施设备不符合要求的282台车辆下发整改通知,发现不主动出具车票、使用对讲机、不使用文明用语等违规行为线索90余起,对存在违规行为的驾驶员进行学习教育并予以信誉考核扣分处理。开展常德火车站出租汽车秩序整治行动,日常执法巡查的同时,多次开展错时执法、夜间执法,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检查出租车300余台,累计处罚违规出租汽车78台,提醒、教育驾驶员改正轻微违规行为50余次,移送74起严重违规线索并给予行政处罚,有效维护常德火车站广场出租汽车运营秩序,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
龚霞波介绍,由于交通运输站场人流量大,流动人口较多,旅客不文明行为还未完全杜绝,不文明现象偶有发生。因此,各交通运输站场将保洁员、保安员、巡逻员“三员”纳入不文明行为劝导和制止的队伍,对旅客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效果良好。
据悉,下阶段,全市交通运输部门将继续加强创建工作调度,强化督查督办、落实人员责任,做到上下联动、多方配合。继续强化创建督导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到交通运输站场暗访,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马上整改。继续加大行业监管力度,进一步细化措施,狠抓落实,重点加大对出租车的整治力度。
交通行业线长、面广,针对创建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还将进一步细化措施、狠抓落实,以更清晰的思路,更务实的态度,更扎实的作风,更有力的措施,确保交通系统在此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不丢分、得满分、争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