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一网记者 朱爱华 通讯员 罗海明
提起刘祖军,临澧县望城街道桂花村村民们无不对他浪子回头脱贫致富的事迹啧啧称赞。在当地党组织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依托精准扶贫大好政策,他迷途知返,用勤劳的双手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相继办起了石墨油茶合作社、广鸿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黄花鱼特色产业养殖、餐馆,一跃成为当地有名的脱贫致富先进典型。近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以前,刘祖军一家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一家六口人挤在三间土房里,父母有病也无钱医治。年轻的刘祖军由于少不更事,做了一件到现在自己都不愿提及的事,自此村民看到他都躲得远远的,他也开始在外漂泊。2008年,刚满30岁的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桂花村,面对家里贫困的状况,他有些心灰意冷,准备继续和过去的一些“朋友”混迹,破罐破摔。街道和村里干部得知他的情况后,和他促膝交谈,于2014年5月将他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范畴,并明确专人进行重点帮扶。
刘祖军在扶贫政策的感召下,有了做工程项目的打算,准备承包一号大道的土方、沙石工程,可是没有资金起不了步。正当刘祖军一筹莫展之时,望城街道扶贫干部和桂花村支书为其申请信用社贷款来回奔走,使他终于贷到了20万元,加上亲戚借款,他购买了一台挖机。自此,他在一号大道工地上安营扎寨,以路为家,不仅在一年半收回了成本,还清了贷款,还净挣了30多万元。
获得“第一桶金”后,刘祖军没有沾沾自喜,马上开始投资项目。2015年9月,他投入40多万元资金在邻村承包了320多亩油茶山林,成立了石墨油茶合作社,2017年又办起了油茶加工。他还利用山里堰塘养鱼、林下养鸡,实行油茶、养殖立体种养,每年纯收入10多万元,仅4年时间不到就收回了投资。
2019年他投资80多万元引进新设备,办起了广鸿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干起了混凝土搅拌和制品、建筑预制件生产,建起了电子卖场,每年承接30多个大小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供应,不仅为国家上交税金30多万元,还安置了20多个贫困劳动力就业,每人每月收入达四五千元。
2020年,他投入资金20多万元,整修20多亩堰塘养殖黄花鱼,紧接着又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黄花鱼特色餐馆,安置了7人就业。
“当初街道和村里都没有抛下我,对我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如今我致富了要回馈社会、帮扶乡亲。”刘祖军说到做到,近几年来,他出资10多万元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公益事业尽心尽力:乡村公路建设他出钱出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他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他捐钱捐物,特困群体他不忘资助……
“如果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我不可能有现在的事业,我的家庭也不可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面对自己的成功,刘祖军感慨万千。现在他又有了更大的梦想,把自己的几个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带动更多的农民朋友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