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社会

【“七一”特别报道】初心——4位不同党龄不同职业的党员讲述入党故事
时间:2022-07-01来源:作者:编辑:彭诗韵

    编者按: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101岁的生日。

    百年以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员薪火相传,砥砺前行,历经沧桑却不改初心本色。中央组织部发布的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到9671.2万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在持续发展壮大。不断吸收新鲜血液,着力锻造先锋队伍,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在困难面前冲锋在前,在平凡岗位默默坚守,用无私奉献展现自己为国为民的担当,传承入党初心。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记者采访了4位不同党龄、不同职业的党员,听他们讲述了自己的入党故事。

    火热的岁月 火热的心

   ■讲述:谢肇荣 整理:李白 文刃

    姓名:谢肇荣   党龄:50年

    今年,是我入党的第50个年头。

    1972年1月24日拂晓,我骑着一辆借来的自行车,从青山枢纽工程工地一路飞奔,赶到江家坡渡槽工程指挥部参加入党宣誓。 头天晚上,青山工程指挥部政工组通知我:根据这些年来我在青山水轮泵站工地上的思想和工作表现,指挥部党委认为我已符合党员条件,批准吸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没有预备期),明天上午8点前赶到江家坡渡槽工程指挥部举行入党宣誓。

    彻夜难眠的我第二天天不亮,就赶到了江家坡渡槽工程指挥部。指挥部其实就是在工地上搭建的草棚,寒冬时节四面透风。宣誓前,青山工程指挥部党委领导对我们传达党委决定,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弄懂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勉励我们继续努力,不断进步,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尽管寒风逼人,我的心却感到异常热乎,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建设青山水轮泵站的日日夜夜像画卷一样浮现在眼前。

    1966年9月,青山工程刚启动。县委、县政府组织近8万劳力(时称青山民兵)开展青山枢纽工程大会战,突击建设大坝、水轮泵机房、发电站、船闸、副坝、公路桥等。刚迈入成年的我和父亲一道参加了这次大会战,从这时起,我就投入青山水轮泵工程这场伟大的战斗中。

    宏大的建设场面让我们充满建设中国最大规模的水轮泵站的革命豪情,艰苦的劳动不断挑战我们身体和意志的极限,层出不穷的困难和问题逼着我们想法解决。

    我永远也忘不了出现在我身边的一个个共产党员:营教导员郭光美(公社党委副书记)经常带病工作,深夜督战;指导员胡良发在得知胞妹难产过世消息后,考虑到大坝浇注正在关键时刻离不开,捎信给妻子,让她代自己送妹妹最后一程……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不管是领导者还是普通民兵,始终战斗在最前列,像工地上招展的红旗,带领大家攻坚克难,取得了一个个胜利。

    起初,我在河滩上挖沙、筛沙、洗沙和洗卵石,每天有数量质量指标。严冬,赤裸的双手双腿在刺骨的水中操作,下水见红,疼痛难受,即使生了冻疮,我也咬紧牙关,一直挺着。后来,工地安排我去搞运输,推鸡公车(一种独轮运输车)把洗好的沙石从新安镇后面的河滩运到电站旁的堆沙场。来回7公里,一车200多斤,每天得跑6趟。3天下来,我浑身酸痛,躺在铺上不能动弹。我也有过请假的念头,但仔细一想,上青山不是自己要求的吗?天亮醒来,我伸伸腿脚弯弯腰,振作精神又上工地。

    后来,指挥部选拔5名青年由我带队赴长沙水泵厂短期学习。回青山后,我被安排在机电营六班,专事青山水轮泵站的核心工作,安装、运行、维修水轮泵。在一无技术支持、二无设备条件的情况下,摆在六班前面的除了困难就是困难。没有载重运输设备,我们就用木头、钢板,采用最原始的滚轴法,把一台台重5吨多的水轮泵搬进各自机房;没有吊装设备,我们自制绞磨机,大家通力配合,哪怕拉钢丝绳的双手被划得鲜血直流,也决不轻易松手;发现水轮泵有故障时,我们冒着生命危险跳进刺骨的凉水中,从有限的缝隙艰难地钻到机房,凭感觉探明原因,然后一锤锤、一钻钻凿掉水泥块,障碍才得以排除。

    青山工程,不仅是一座临澧人民为之自豪的不朽丰碑,而且是一个培育锻炼年轻人的大熔炉。当我在鲜艳的党旗下,庄严地举起右手,满怀激情宣誓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时候,我暗暗下定决心,入党不是终点,只是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新起点。

    

    抗疫战场上的庄严宣誓

   ■记者 向晋醇

    姓名:曾乾   党龄:2年

    2020年3月23日,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湘雅常德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曾乾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2020年新春伊始,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2月15日,曾乾所就职的医院接到常德市卫健委通知,我市需派遣第三批医疗队前往湖北支援。26岁的曾乾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第一时间就报了名。“说完全不害怕是假的,但是此次派遣以重症领域和感染病学专业领域为主,我作为一名重症监护室的90后男护士,当然要迎难而上!”曾乾向记者透露,父母在得知他报名请战后,最开始有所顾虑,“他们担心是正常的,但救死扶伤是我的使命,关键时刻不能退缩。”

    2月20日,他在出征前夕写下庄严的入党申请书,恳请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通过这次疫情,我充分认识到了党员的带头作用和模范作用,感受到了党的号召力和领导力,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递交这份入党申请书!”

    到达武汉后,曾乾和同事们一面接受着严格的岗前防护培训,一面焦灼等待着分配“战场阵地”。“看到通知了吗?我们要去金银潭了。”同事的一句话,让大家的心情一下紧绷了起来。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也是收治重症和危重症病人最多的医院之一,但曾乾还是主动请缨前往南七楼ICU重症病房,去照顾那里收治的“重症中的重症”患者。

    重症病房的很多患者大多因为并发症失去了意识,曾乾除了要给患者量体温、测血压、帮助他们翻身洗漱等,还要负责清洁病区、处理垃圾、搬运物资……“我们在和时间赛跑,各种仪器的报警声、病人沉重的呼吸声,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身上肩负的使命。”

    裹着层层的防护服,戴着工作不到半小时就模糊的护目镜和面屏,缺氧和饥饿也接踵而至,但曾乾还是一心想着不能让这些困难影响操作,要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要比往常工作时更认真一点、更仔细一点。连续工作6个小时,他的衣服全被汗水湿透,好几次累得在回酒店的公交车上睡着了。

    让曾乾和战友们欣慰的是,好几位患者的病情都在逐渐好转。曾乾负责照料的3名患者中,有一位是武汉第八医院的院长王萍,因为奋战在抗疫一线,她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王院长是医疗战线的前辈,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她在工作中奋勇当先的精神,在治疗上积极乐观的态度,给了我们很大鼓舞。”曾乾说,这更加坚定了他想要入党的信念。

    经组织考核后,2020年3月23日,曾乾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在这个非常时期,我迎来了期待已久的重要时刻,除了开心,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勇气和鼓舞。”

    曾乾和队友们圆满完成医疗救治任务,援助期间接诊患者无一死亡病例,均康复出院。2020年4月7日,曾乾随队返回,结束了他47天的“战斗”。

    如今,距离援鄂已过去了两年,但曾乾始终保持着一颗党员的赤子之心。2021年中秋节,曾乾在石门县与家人外出用餐,突遇一中年男子倒地不起,头部还因外伤大量出血。他第一时间查看伤者情况并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因为救助及时,病人在医院经过治疗后转危为安。曾乾英勇救人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获得大家交口称赞,面对这些赞誉,他只是坚定而淡然地表示:“我是护士,更是党员,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一片“兵心”永向党

   ■ 记者 李张念 文/图

    姓名:吴世忠   党龄:51年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的日子,也是老兵吴世忠的政治生日。51年前的这一天,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如今,年过古稀的他,回忆起当年的入党故事,依然目光炯炯、心潮澎湃。

    参军报国 光荣入党

    1951年7月,吴世忠出生在桃源县盘塘乡的一个普通农家。从小,他听着老师讲起革命先辈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英勇故事,一颗红色的“种子”便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吴世忠上高中时,年长他5岁的三哥已经参军,而且因表现优异在部队光荣入党。兄长寄来的一封封家书,让吴世忠对绿色军营心生向往,也树立了“参军报国,做党的事业的接班人”的远大理想。

    1970年12月,吴世忠应征入伍。“军营是座大熔炉,当兵就得养兵德、有兵样!”在部队里,他牢记哥哥的叮嘱,在军事训练和生产劳动中都勤奋刻苦,并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参军不到3个月,吴世忠跟随部队前往广东湛江雷州半岛修筑防洪大堤。身材瘦小的吴世忠有股子拼劲,每次都要挑100来斤的土,肩膀被扁担磨烂了也不喊疼。连续奋战1个多月,吴世忠和战友们圆满完成了筑堤任务。他本人也因表现突出,被所在部队评为“优秀共青团员标兵”,同时被纳入党员发展对象。

    1971年7月1日,吴世忠被组织批准入党。“入党宣誓时,我激动得手心冒汗,生怕念错一个字。当时暗下决心,一定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栽培,对得起胸前的这枚党徽。”吴世忠说,虽已过去半个世纪,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仍然热血沸腾。

    牢记使命 建功沙场

    入党后,吴世忠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先进标兵。他在日记中写道,“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不畏险阻、恪尽职守,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吴世忠跟随部队奔赴前线作战,其所在连队——原陆军第41军365团4连,负责主攻敌马利地区的主要防御阵地长排山。“排山倒海的炮火持续了几十分钟,把夜空都打红了。”回忆起发起冲锋前的那个时刻,吴世忠至今记忆犹新。

    部队出发不久,连长在抵近前沿观察时遭敌狙击,当场牺牲。暴雨般的子弹随即向战士们扫来,副连长也身负重伤。在此危急情境下,作为4连指导员的吴世忠,指挥连队改强攻为偷袭,发挥我军夜战特长,利用黑夜摸上山顶,占领有利地形,从上往下打,彻底摆脱被动局面,一鼓作气全歼了长排山守敌90多人。

    因为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该连队荣获了集体一等功并被广州军区评为英雄连队,吴世忠个人也被军党委记一等功一次。该连攻打长排山的英雄事迹,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长排山之战》。

    不忘初心 投身宣讲

    1985年12月,吴世忠退役返乡,在中国工商银行湖南常德分行工作直至退休。15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的赤胆之心,也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多处伤病,特别是腰椎和膝盖,每到阴雨天就疼痛难忍。

    “想到牺牲的战友,这点疼又算什么呢?只要我还活着,就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为社会多做一点有益的事情。”退休后,吴世忠成为一名红色宣讲员,常年在机关、学校、社区做报告、讲故事,鼓励年轻一代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2021年的元宵佳节,吴世忠在武陵区穿紫河街道办事处宣讲。一堂以“致敬老兵、致敬战斗英雄”为主题的红色教育课,让现场30余名少先队员听得聚精会神、热血沸腾。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一场以“军魂润芙蓉·兵心耀三湘”为主题的老兵红色宣讲活动在市二中举办。吴世忠又受邀为该校“国防特色班”的青少年学子们宣讲红色故事。

    “军人的劲头不能丢,入党的初心不能忘,干事的热情不能减。”吴世忠说,他将继续奔走在宣讲路上,把红色基因传递下去,以实际行动诠释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铮铮誓言。

    

    以青春之我 贡献青春力量

    ■记者 丁时慧 实习生 吴淇茹

    姓名:许天轲   党龄:2年

    对许天轲来说,6月是特别的。

    2017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020年6月,在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他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2022年6月,在湖南文理学院,他经学校推荐,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大学生党员”。

    许天轲是湖南岳阳人,今年24岁。他当过义务兵,也参加过专升本考试、拿过国家奖学金,获得过“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南省优秀团员”等诸多荣誉,现在是常德市青联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常德市学联主席、湖南文理学院学生会主席。

    “我常常告诫自己,要时刻带头做好表率!”回首来时路,他说,从笃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勤学苦练 与党结缘

    “战场是有风险的,最紧急、最危险的任务应该党员先上,这是党员的使命与责任!”2017年6月18日晚,连队给所有班长和部分士兵安排了紧急任务,入伍近一年的许天轲,不在那一次的任务名单内。年轻气盛的他找到连队辅导员争取机会,吃了个“闭门羹”。

    “以前浅显地认为只有班长才能领任务,后来发现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许天轲回忆,那天晚上他琢磨了很久,终于想明白,能让班长在危险来临时冲锋在前的,是一份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于是,许天轲回到连队办公室,结合自己的当前工作,一笔一笔写下对党的认识。3天后,他带着3000字的入党申请书再次找到了指导员。指导员对他说的一段话,他到现在都时刻铭记于心:“思想上有觉悟,行动上更要有作为,要成为一名党员不能光靠说,期待你的表现。”

    许天轲所在的是汽车团,为了练好驾驶技术,别人休息时他训练,别人自由活动时他埋头学理论,没有空调的驾驶室,他能开一天……无论是外训考核,还是集体生活,他都时刻牢记初心,努力拼搏。严酷的训练让他迅速成长,从一个没有驾驶基础的地方青年,成长为一名能熟练驾驶6种型号汽车的军车驾驶员,被选为义务兵副班长,获评年度“优秀义务兵”。

    光荣入党 争当模范

    退伍复学后,许天轲又成为了班级上课到得最早、实践任务最刻苦、班级活动最热心的人。他说,在学校生活的同时,也希望自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祖国、为社会做更多的事。

    2020年春节疫情期间,他主动联系社区网格员,与社区的志愿者们一起奋斗在抗“疫”一线,定期进行巡逻宣讲、在社区里张贴告示。学校复课后,他白天在家上网课,晚上在岗位坚守,为进出社区的人员测温、进行实名登记……

    2020年6月,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取消了预备党员集中宣誓的仪式,这对许天轲来说一直是个遗憾。好在年底时,他随支部参观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进行了庄严的宣誓。“我永远都会铭记这一刻!”他深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不夸张地说,我的心跳加速,手心全是汗!一直以来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学习上,他认真刻苦,充分发扬大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成绩位列专业第一,还通过了专升本考试,进入湖南文理学院深造学习。志愿服务方面,他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95公益周”等众多大型公益活动,服务群众万余人次;另外,他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了全国学联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为学联改革建言献策……

    一路走来,许天轲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青年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他说,自己还将不断努力,在今后的生活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青春之我,贡献青春力量!”

版权声明:尚一网是常德日报传媒集团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尚一网、《常德日报》、《常德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尚一网”和作者姓名;常德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尚一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聚焦
常德
湖南
社会
娱乐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6-2011 CDYEE.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尚一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柳叶路常德日报传媒集团 邮编:415000 邮箱: cdyee@vip.163.com
湘ICP备11010971号-1 互联网备案单位编号:43070000010009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证号:43120008001 许可证
   网络监督:柳叶湖公安局治安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