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文龙 见习记者 刘奕麟
小区居民自治?可行吗?靠谱吗?每当谈论居民自治这个话题,难免有人会产生这样的质疑。4月21日,记者走进位于市城区育才路与朝阳路交会处附近的育才西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智能道闸,平整的沥青路面,停放有序的车辆,干净的楼道……院内不时传来老人和小孩的欢声笑语,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十足。
育才西苑小区建成于2001年,有11个单元楼104户居民。由于小区长时间没有物业管理导致问题很多,如道路破损、垃圾成堆、停车难等。去年8月底,小区经改造之后焕然一新,但如何管理好改造后的小区成为摆到居民面前的一道难题。
经白马湖街道和北站社区的帮助,小区成立了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小区以党建为引领,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治方法,让每一位居民从看客变成“当家人”,携手构建美丽和谐宜居小区。
“以前卫生费收缴率不到一半,看到小区脏乱差的环境,大家不愿意交,越不交越没人清扫,小区管理陷入恶性循环。”育才西苑小区党支部书记、业主委员会主任雷金平说,现在每人每户缴纳100元,收缴率达到了100%。小区用这笔钱聘请人员负责小区的卫生保洁,每天早上打扫一次,环境干净整洁了,居民也非常爱护,互相监督,乱丢乱扔的明显少了。
雷金平领着记者看了11个单元的楼道,楼道均十分干净。“以前楼道堆放有旧沙发、烂衣服、桌椅等,还养有狗和猫,气味难闻,又脏又臭。”雷金平说,虽然社区多次组织人员进行清理,但如何长效保持干净整洁,却是一个难题。对此,小区给11个单元楼每栋都有设一名楼栋长进行监督劝阻,提醒居民不要堆放杂物,如有装修垃圾应及时清运。如遇居民不听劝阻,业主委员会上门进行劝导教育,大家都能自觉遵守,共同维护美丽环境。
104户业主仅20多个停车位,“停车难”引发的乱停车、堵塞消防通道、吵架打架等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小区的安全和谐。
雷金平记得,2019年,第5单元楼有户业主上晚班,晚上回来迟经常堵塞通道。而第2单元楼两户业主的孩子正读初三,处于中考的关键阶段,早上起得特别早,两户业主多次要第5单元楼的业主挪车,并希望对方不要将车停在通道。但对方却以晚上回来晚、抢不到车位为由,拒不配合。
有天早上,正是送孩子上学的时候,第2单元楼两户业主的车又被堵了,两名业主捡起砖头就准备开砸,幸好被邻居拦住,喊第5单元楼的业主下楼挪了车,才没引发更大的冲突。
经历老旧小区改造之后,小区内新增48个停车位。雷金平带人对车主进行前期摸底登记,已有61名业主进行车辆登记。“有车辆的业主每人缴纳800元,集资修建小区智能道闸并新装6个监控设备。”雷金平说,他们再将车主的车牌录入系统,利用智能道闸管控非本社区车辆进出,既减少人力成本又提高安全程度。小区还定下先到先停的公约,大家自觉遵守公约,再没有发生因停车而产生的矛盾纠纷。
小区老年人多,活动的地方少。之前,热心居民李元香自掏腰包,租了一套110平方米的房子作为老年活动室,供老年人休闲娱乐。今年3月9日小区成立党支部之后,雷金平发现小区缺少活动阵地,便向社区、街道负责人建议,利用现有老年活动室,将党建阵地、业主委员会办公场所、网格员服务办公点都设在一起,“四合一”既节约用地,又减少建设成本。
很快,白马湖街道和北站社区大力支持,小区趁势打造“幸福驿站”党群服务中心,并着手改造升级,计划添置办公家具,设置党建知识、活动剪影等背景墙,月底之前可完成改造升级。